语言文字能力测试卷(高年级)
1.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( )
A.恫吓 胴体 侗族 洞若观火
B.煊赫 寒暄 渲染 喧宾夺主
C.狙击 沮丧 龃龉 含英咀华
D.癖好 睥睨 辟谣 穷乡僻壤
2.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,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( )
A. 证券 蜷伏 甲醛 怙恶不悛
B. 酗酒 畏葸 旭日 嘘寒问暖
C. 纰漏 毗邻 譬如 匹夫之勇
D. 不啻 鞭笞 踟躇 持之以恒
3.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,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( )
A.殷yīn 殷勤 殷红 殷切期盼 家道殷富
B.调tiáo 调和 调停 风调雨顺 调兵遣将
C.识shí 识趣 卓识 识微见远 识礼知书
D.朝zhāo 朝晖 朝觐 朝不保夕 朝秦暮楚
4.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( )
A.粘贴(zhān) 玷污(zhān) 龌龊(wò) 运筹帷幄(wò)
B.蹉跎(cuō) 磋商(cuō) 遭殃(yāng) 怏怏不乐(yāng)
C.飞镖(biāo) 剽悍(biāo) 绯红(fēi) 妄自菲薄(fēi)
D.蜿蜒(yán) 筵席(yán) 市侩(kuài) 脍炙人口(kuài)
5.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( )
A.娴熟(xián) 辗转(zhǎn ) 踽踽独行(jǔ) 灯影幢幢(zhuàng)
B.惬意(qiè) 跌宕(dàng) 阡陌纵横(mò) 掎角之势(qǐ)
C.膏腴(yú) 围歼(qiān) 矢志不渝(yù) 斐然成章(fěi)
D.拓本(tà ) 饯别(jiàn) 椎心泣血(chuí) 并行不悖(bèi)
6.下列各组词语中,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( )
A.秸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
B.真谛 既往不咎 小憩 举步为艰
C.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驶舵
D.体恤 提纲挈领 端倪 罄竹难书
7.下列各组词语中,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( )
A.怯除 美轮美奂 虎视眈眈 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
B.鬼祟 茅塞顿开 按图索骥 百尺杆头,更进一步
C.震撼 明火执仗 再接再厉 解铃还须系铃人
D.夙愿 辎铢必较 改弦更张 口慧而实不至
8.下列各组词语中,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( )
A.抱复 敲竹杠 流言诽语 莫衷一是
B.收讫 哈密瓜 惹事生非 戒骄戒躁
C.歃血 多媒体 病入膏盲 坐收渔利
D.商榷 录像机 应接不暇 山清水秀
9.填入下文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( )
网络时代的冲击,加入 WTO 的考验,对任何行业而言都是不可回避的, 冲击带来的不是灾难,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运作模式的重构, 充分正视,积极应对,中国出版产业必能开辟出一方新天地, 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业中的一大亮点。
A.因为 就是 只要 并且 B.因为 而是 只有 并且
C.但 而是 只要 并且 D.但 就是 只有 而且
10.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,最恰当的一组是( )
①这粒钮扣在草丛中被侦察人员 发现,为侦破这个案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。
②由于长时间干旱, 禾苗都快枯死了。
③如果单纯面向直观的市场,看到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开什么专业, 吸引家长、学生的“投资趋向”,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高校办学的本质职能和社会责任。
A.偶然 以致 借以 B.偶尔 以致 以便
C.偶然 以至 以便 D.偶尔 以至 借以
11.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,恰当的一组是( )
①《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》选取的是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,既体现文学史的标准,又体现教材的 。
②诗人朱湘认为:“本来在诗里用形容词就是一种最笨最乏的方法,有想象力的人是决不肯 他们的。
③诗人想象死后自己与战友的鲜血将随着雪一起 ,流淌在五月的河里, 滋润着大地。
A. 品味 乱用 融化 B. 品位 乱用 溶化
C. 品味 滥用 溶化 D. 品位 滥用 融化
12.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,最恰当的一组是( )
(1)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,可灾区人民在党中央的关怀下, 了重重难关,恢复了家园。
(2)因学业成绩不及格或因病退的学生,入学前凡是国家或集体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,由原单位 。
(3)你这样对待客人, 没有礼貌。
A.渡过 接收 未免 B.度过 接受 未免
C.渡过 接受 不免 D.度过 接收 不免
13.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( )
A.咱们认真核计一下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,以使事情能顺利进行。
B.对烦心的事,不顺心的事,或不中听的话应豁然大度,泰然处之,不予理睬,付之一笑,俗话说:“将军额上能骑马,宰相肚里能撑船。”
C.有关专家经过反复论证,建议武汉市从整体规划出发,从长计议,立刻挖建长江隧道以解决市内交通拥挤的问题。
D.电视连续剧《亮剑》在黄金时段播出后,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,人们对它评头论足,大加赞赏。
14.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( )
A.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,寒窗苦读,为的就是金榜题名,为的就是荣华富贵。
B.小王同学站起来说:“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,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。”
C.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吓倒,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毕其功于一役,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。
D.入夜,月色溶溶,水天寥廓,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,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,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。
15.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( )
A.被誉为“华夏民居第一宅”和“山西紫禁城”的王家大院,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,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、璀璨夺目的“三雕”——砖雕、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。
B.文艺演出现场,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、微笑着,一边跳着傣族舞,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,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。
C.厂长动情地说:“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,我们将采用积极的对策,希望大家共同努力,功败垂成,在此一举!”
D.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,我们当面鼓对面锣,不拐弯抹角,不绕圈子,敢讲问题,触及灵魂,有效地保证了党组织的纯洁性。
16.下列各句中,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( )
A.洪战辉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崇高的人生追求,对那些逆境厄运加身,总是觉得低人一等,自嗟自伤、怨声载道的人来说,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。
B.当年西部刚刚开发的时候,我们来到这里,很少见到人烟,汽车如入无人之境。而转眼间,这里就发展成了一个繁荣的小镇。
C.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,他胸无城府,朴实无华,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,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,这种说真话、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。
D.著名导演李安凭借《断臂山》获得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、最佳配乐、最佳编剧三项大奖。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,真是匪夷所思。
17.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( )
A.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,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,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,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。
B.她提问时,总会把脸转向他。她的问题不难,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,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。
C.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,故事情节支离破碎,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,却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。
D.经过艰苦努力,他果然不负众望,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,并因此获得市“劳动模范”奖章。
18.下列各句中,没有语病的一项是( )
A.物业税,通常被称为“不动产税”或“地产税”,是抑制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的一种有力的税收杠杆,主要针对土地、房屋、不动产等方面。
B.强调“三权制约”,注重“制度反腐”,坚持用制度管权、管事、管人,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,充分表明了我党反腐败的态度和决心。
C.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启用人脸识别系统,人们在进入奥运场馆时会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,安全人员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各种“危险人物”。
D.他没有听取旁人的劝告,对那个不法的外商提出控告,要求赔偿。
19.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( )
A.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,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的,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,含蓄地描写出来的。
B.联合国官员说,中国要紧急采取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,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,今后还会有更多人成为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。
C.当上海的城市地图不断修订甚至达到每周均出新版时,它所显示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——这座城市的变化太快太大。
D.展览会展出的珍贵的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物,真实地再现了鸦片战争以来,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历程。
20.下列各句中,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( )
A.今天上午,奥运志愿“微笑圈”少年版发布仪式暨首都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58周年活动,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广场举行。
B.公路、铁路、民航等部门,挖掘运输潜能,合理安排运力,确保春运畅通,确保不出现旅客滞留现象发生。
C.有些媒体称刘翔为“中国的贝克汉姆”,不仅拥有英俊的外表,而且也是奥运会的冠军和世界纪录的保持者。
D.内贾德宣称,如果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要求得不到满足,伊朗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于武力,求助于战争之神。
答案
(一)
1. A(A全读dòng;B 渲染xuàn,其余都读xuān;C 狙击jū,其余都读jǔ;D癖好pǐ,其余都读pì)
2. C(A quàn quán quán quān Bxù xǐ xù xū C pī pí pì pǐ D chì chī chí chí)
3.C(A项“殷红”读作yān;B项“调兵遣将”读作diào;D项“朝觐”读作cháo)
4.D (A玷diàn ;B怏yàng,声调错;C剽piāo菲fěi)
5. D (A灯影幢幢(chuáng);B“掎角”应为“jǐ”;C“围歼”应为“jiān”,“矢志不渝”应为“yú”)
6.C(A稗—裨;B.为—维;C娑—挲,驶—使;D全对)
7.C(A怯—祛;B杆—竿;D辎—锱,慧—惠)
8.D(A复一负,诽一蜚、飞;B事一是;C盲—肓)
9.C(“冲击……是不可回避的”与“冲击带来的不是灾难”前后构成转折关系,故排除A、B两项,“不是……而是……”关联词成对出现,故排除D项)
10.A(“偶然”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,相对于必然;“偶尔”指间或,有时候,作副词,相对于经常,从语境可看出是意外的发现,故选偶然。“以至”一般表示时间、程度、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,有“直到”的意思;“以致”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,一般指不好的结果,从语境“禾苗都快枯死”可判断选“以致”。“借以”作为凭借,以便做某事;“以便”作连词,用在下半句的开头,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,句中重在强调凭借的条件,不在强调目的实现,宜用“借以”)
11.D(“品位”泛指人或物的品质、水平,是名词;“品味”指品尝,体会玩味,是动词。“滥用”着重于“滥”,有不该用而用了或过度使用的意思。“乱用”着重于“乱”,有错用混用的意思,从语境看选“滥用”比较恰当。“融化”特指冰、雪等受热变成水。“溶化”是指物质在液体里溶解,从语境“随着雪一起……”可选“融化”)
12.A (“度过”用于时间,“渡过”用于空间;“接受”用于东西、批评、教训,“接收”可用于接纳人;“不免”意为“免不了”,“未免”意为“实在不能不说是……”)
13.B(泛指人心胸开阔,宽宏大量。A核计,是“核算”的意思,与“这件事”不搭配。应为“合计”。C“从长计议”指对事物慎重处理,不急于做决定。不适合语境。D“评头论足”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,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。这里用于对电视剧的评论不当,另外,与“大加赞赏”也不吻合)
14.A(A莘莘学子:众多学子,与语境完全相符。B抛砖引玉:谦辞,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成熟的意见,不能用于第三方。C“毕其功于一役”:把本来要分期分批做的事一下子就做完。这个熟语常用在具有否定或批评、指责意味的语境中。D谈笑自若:说说笑笑,跟平常一样,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,此句没有“紧急或危急的情况”,应用“谈天说地”较好)
15.D(A项“卓尔不群”:优秀卓越,超出常人。此处使用对象错误。B项“拍手称快”:鼓掌欢呼,表示非常高兴。多用于表示正义得到伸张时或事情的结局称人的心意。泼水节泼水,并不存在正义得到伸张的意思。C项“功败垂成”: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,多含有惋惜之意。垂——将要,接近。不合语境。D项“当面鼓对面锣”: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,合乎语境)
16.C(A怨声载道: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,形容民众普遍不满。此处可用“怨天尤人”;B如入无人之境:比喻作战勇敢,无人敢抵挡,不合语境;C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,符合语境;D 匪夷所思: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,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。不合语境)
17.B(“呼之欲出”的对象是指“画像”或“作品中人物描写”)
18.B(A项,不合逻辑,“土地、房屋、不动产”并列不当。C项,成分残缺,应在“进入奥运场馆时”后加上“这种系统”或“人脸识别系统”。D项,有歧义,可理解为:①旁人劝他控告不法外商,提出赔偿,他没听。②旁人劝他不要控告外商,提出赔偿,他没听。)
19.C(A“主旨……描写出来”,主谓搭配不当,可改为“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,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表现的,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,含蓄地揭示出来的”。B“否则”与“不采取紧急行动”语义重复。D语序不当,“大量的”应当移到“珍贵”一词之前)
20.A(B句式杂糅。改成“确何保不出现旅客滞留现象”,或者“确保旅客滞留现象不发生”。C前一句主语是“媒体”,后两句的主语偷换成“刘翔”,结构混乱。D成分赘余。删去“于”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