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百家湖小学!

家庭教育中如何扮演家长 权威式还是朋友式?

您现在的位置:儿童文化>>理论研究>>现象分析>>阅览文章

家庭教育中如何扮演家长 权威式还是朋友式?

发布时间:2011/12/20 18:05:45 作者:无 点击:1100次

家教热点

家庭教育中如何扮演家长 权威式还是朋友式?

“我给儿子的目标是超越季羡林,追慕钱钟书。三个女儿的目标很简单,宋氏三姐妹。”这是“狼爸”萧百佑的回答,他的教育方式是“三天一顿打”,结果“孩子顺利进了北大”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今年年初,相似的例子令我们惊叹,“虎妈”蔡美儿的女儿成功考入哈佛大学,但为了达到目标,“虎妈”定下严酷的十大家规,女儿一旦犯错就被斥为“垃圾”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尽管争议巨大,这种以打骂为主的高压教育方式却在不少家长心中获得认同,因为“结果好比什么都重要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赶超”、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,“给孩子一个童年,就欠他们一个成年”,每一句口号都理直气壮,压得家长不敢懈怠。尽管深知孩子的苦,但现实,让每一个拉着孩子奋力拼搏的父母迷茫,今天,究竟该如何做一个好家长?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孩子不是商品  教育不是竞技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,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,也许不能一概而论。然而,追求公众认同却是不少家长共同的选择,这也许就是“狼爸”、“虎妈”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。 

        来自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,八成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是班级的前十五名,一半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博士,而结果全都如意当然是不可能的。 

        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冯秀军对这种“操之过急”的教育方法不认同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她认为,“如果教育总是在太心急的情况下进行,永远在赶超,永远‘更高更快更强’地追赶,反而会损失更多。教育如果盲目追赶速度,损失的可能是高度、深度,甚至是温度。孩子不是商品,家长不能一直以竞争、竞技的心态面对孩子,甚至期待他们能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社会认同。因为,如果家庭教育过程中给孩子带来伤害,影响可能很大,可能最后连失败的原因都无法追溯。” 

        作为一位母亲,她认为,孩子各不相同,教育没有定式。孩子处在幼年,没有足够的判断力的时候,让他知道做事应有底线是对的,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、健全的人格和心理,懂得爱与被爱。 

        面对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广告,身边老师、朋友的压力,冯秀军说,她也会选择给孩子报培训班,但会尽量从孩子实际情况出发。 

        “以前我对补习班并不了解,听老师说奥数班很好,就给孩子报了奥数班,但是很快我们就停了,因为我希望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,而不是让她感到不舒服,这样会起到反作用。”冯秀军说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作为家长,似乎更应该“慢工细活”地教育孩子,而不是“大火爆炒”。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,不听取孩子的意见,可能只会把问题隐藏起来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在大家都在努力“赶超”的环境下,做一个冷静不焦虑的家长着实不易。 

 

      

上北大不靠打,羊爸的成功更值得赞赏

因为对孩子平等温和,这位爸爸被媒体称为“羊爸”;而“羊爸”的出现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称把3个儿女“打”进北大的“狼爸”。尽管自己的教育方法饱受质疑,但“狼爸”仍坚称自己是天下最好的父亲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也许在“狼爸”看来,只要孩子们能进北大,就表明他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;照此标准来看,“羊爸”无疑也是成功的。但作为成功的父亲,“狼爸”与“羊爸”孰优孰劣呢?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先来看“狼爸”。对“狼爸”来说,“打”是他的秘诀。他的孩子自从3岁起,挨打便成了家常便饭,最终被“打”进了北大。但问题在于,一个人在挨打的时候,内心会本能地产生愤怒与屈辱,若是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,便会郁积在心里,成为一生的阴影。这样“打”出来的子女的心理健康,颇令人担忧。另外,作为一种暴力,“打”具有强大的威力,足以使被打者恐惧不已,从而服服帖帖。就“狼爸”的子女而言,置身时常被打的环境下,他们一定对爸爸言听计从;表现在学习上,就是竭尽全力达到爸爸的要求。但需要追问的是,在此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他们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吗?未来在面对权威的时候,他们有勇气进行挑战吗?答案不容乐观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再来看“羊爸”。与“狼爸”教育中的暴力与专制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“羊爸”的平等与尊重。北大学生时羽剑的爸爸时锦华说,他和儿子的关系就是平等的朋友关系,还常常被儿子称作“老兄”。“我从来不会对儿子发号施令,相反,我认为我们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关系。”另一位北大学生朱妮的爸爸说:“我们和孩子是非常平等的关系,交流得很多,就像朋友一样。”他还说,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,要尊重她。可想而知,在“羊爸”营造出的自由平等的家庭氛围中,孩子们的学习靠的是主动性和自觉性,更持久更有生命力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”,教育同样如此,对于不同的孩子,理应采用不同的方法;但无论哪一种,都应当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尊严,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,才能算得上成功的教育。就教育孩子而言,“羊爸”的成功更值得赞赏。

 

Baidu
map